一般在精益改善的时候,我们总是习惯于运用柏拉图去找出影响
	度80%左右的项目来加以改善。但是,在借助柏拉图进行统计
	的过程中,很可能统计的对象并未包括系统整体,多数是针对一
	种类别的问题,例如造成产品不良现象的前几项,或者造成设备
	故障停机时间最多的前几项,这种问题改善的方法,在短期内也
	许会产生不错的效果。不过,我们别忘了,企业运作是整体关联
	的,换句话说,任何一个地方的改变,一定会影响到其他点也跟
	着产生变化,有时候改变是正向的,也有可能附带产生一些负面
	的效果,因此,只着眼于单点的分析改善,在某种情况下,隐藏
	着比较高的风险,为了降低这样的风险,最好能从系统整体角度
	来进行分析,然后再决定从哪一个点着手改善。任何一个改善产
	生的效益,除了单点的效果之外,我们也可以看得到对整体状态
	的影响。
	

	应用价值流图看系统的问题
	用来了解整体状态的方法有很多,其中最简单的不外乎价值
	流图(Value Stream Mapping) 分析了。它与流程图(Process
	Mapping)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VSM可以看出每个Process(流程
	
		 
	
		 
		或过程)之间不增值的地方,并且可以协助我们制定长期策略,
	
		VSM就如同一张建筑蓝图一样, 而一般流程图通常只能看出
	
		Process内的不增值。因此, 流程图较适用于比较小型的改善方案,
	
		也适合用在短期目标项目的计划上。
		 
	
		另外, 在价值流图分析改善后, 我们还可以借助Eye-Chart
	
		这个工具来简化运作的流程与实际使用的窗体。将VSM与Eye、
	
		Chart两者结合运用, 可以有效提升流程运作的效率。
	
		类似VSM这种方法在企业中实际上应用得很早, 不过在1998
	
		年之前,每个企业的绘制方式、名称并不统一,常见的方式是分
	
		为物流图和信息流图。直到“Learning to See”(MikeR other, John
	
		Shook, Jim Womack, and Dan Jones;1999)这本书对于如何绘
	
		制VSM作了系统性的介绍, 才使得VSM成为众多企业在改善时
	
		运用的方法, 而且由于图标(Icon) 的统一, 所以在与客户、供
	
		应商之间的沟通上也方便许多。在本书中,我们也推荐采用这个
	
		工具来协助改善的进行, 以下有关VSM的内容, 是依据“Learnig
	
		to See”这本书的主要精神来描述的。读者若想对绘制VSM有更
	
		深刻的了解, 建议把“Learning to See”这本书找来研读一番, 相
	
		信对于了解VSM相关的知识会很有帮助。
	
 
 
    

